基层检察院是检察工作的“神经末梢”,更是服务群众、守护正义的前沿阵地。为激发基层内生动力,展现各区县检察院履职特色,市检察院公众号特开设“一院一品”专栏,陆续推送展示各基层检察院检察品牌风采,深入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第三期推出莒县检察院:青禾育英才,四维联动,让青年干警在“成长快车道”上竞相奔跑!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近年来,莒县检察院坚持“人才强检”战略,聚焦青年干警“占比高、任务重、基础薄”实际,创新打造“青禾育英才”四维联动机制,从思想引领、实训赋能、平台锻造到监督护航,打通青年成长全链条,跑出队伍建设“加速度”。2023年以来,1名干警斩获“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检察技术技能竞赛标兵”荣誉称号,这是全市检察机关首次获得全国性“标兵”称号,2名青年干警荣获省级“标兵”称号,6名青年干警荣获省级“能手”称号。17名青年干警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思想铸魂,锻造信念“压舱石”
政治建设是青年干警培养的“根”与“魂”。莒县检察院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常态化开展“青年论坛”“青年读书班”,引导青年干警学思想、悟原理、强党性。用活红色资源,组织青年干警到抗战纪念馆、英烈故居等地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厚植理想信念根基。同时,以“沭清检蓝”党建品牌为统揽,常态化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联合公安、税务等部门单位开展党建共建和业务协作,打造“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协作共荣”的党建新格局,持续推动青年干警增强责任意识、提升履职能力。
实训赋能,启动成长“加速器”
针对青年干警“经验不足”这一普遍性问题,莒县检察院搭建“三课联动”实训平台,青年课堂、强基讲堂、“法舟酌理”青年论坛,各有侧重、系统衔接,推动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推行“A+B”主辅岗工作机制,在案件办理、理论研究、群众工作等条线上轮岗交流,打破条线壁垒,让青年干警多点发力、全面历练;推行“双导师”制度,为青年量身定制成长计划,一对一结对帮扶,确保培养“有的放矢”。截至目前,6名青年干警完成双岗历练,其中3人遴选为员额检察官。
平台淬炼,拓展人才“练兵场”
好机制,还需好平台。莒县检察院大力推动优秀青年干警参与重点项目和重大任务。推荐3名青年干警参加“双联双评”团队,7名青年干警参加“青蓝计划”导师帮带项目,在上级检察院领导、专家的指导下,共同参与司法办案、调查研究、课题攻关、案例撰写,在高位平台中淬火成钢。同时,注重青年干警综合能力提升,发挥“蒲公英计划”品牌效应,鼓励青年干警积极参与法治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居等志愿普法服务,引导青年深入基层、服务群众,2名青年干警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基层一线展现检察风采。
严管厚爱,构建护航“防护网”
从严监督是青年干警成长的“护航仪”。莒县检察院高度重视纪律作风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保障机制。强化政治监督和检务督察,常态化组织谈心谈话和思想动态分析,开展“纪律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早提醒、早干预、早处置的闭环管理机制。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党课辅导、警示教育等形式,引导青年干警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同时,聚焦青年干警成长堵点,优化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落实《考核工作加分项目奖励实施办法》,建立“检星闪耀”评选、“一事一奖”激励模式,进一步激发青年干警争先创优、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面向未来,莒县检察院将加快“青禾2.0”建设,迭代升级“入职培养—素能训练—实战锤炼—骨干遴选”闭环机制,拓展与高校、媒体、兄弟单位的协同平台,推进人才成长“数字化、体系化、可视化”管理,努力让更多优秀青年干警“破土而出、拔节生长”,为推进新时代检察工作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