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圈看到一位老师分享这本《美的历程》,他留言写道:“读书让我们形成自己的审美观,成为内心丰盛的人,要对文化产生感情性好奇,而不单单是消遣性和知识性好奇。”出于丰富自己内心的目的,也出于对配图书籍的好奇,便购买了这本书细细品味一番。
穿越历史长廊,一场中国之美的巡礼在李泽厚先生的笔下徐徐展开。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一路走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触摸青铜器“狞厉的美”,感受楚辞汉赋浪漫主义的“气势与古拙”,聆听“盛唐之音”,融入宋元山水的“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感受明清文艺的市民气息与“浪漫洪流”……作者为我们梳理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脉络,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艺术形式,既大气磅礴,又细腻深刻。这部“极简中华文明史”,以“美”及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变化为主脉,将器物、文学、音乐、书画、建筑、雕塑等不同领域打通,从史前文化开始,到商周、楚汉、魏晋、唐、宋元、明清,在每个朝代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创作加以介绍评说,阐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产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勾画出中国历史与文艺的整体轮廓。
品读本书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美”是如此丰富多变,会理解完全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境遇都可能涵化各自的美感。同时,你会被作者的博学、感性的敏锐及其系统思维所折服,受制于80年代的社会环境,能够吸收、借鉴各种观点、见解,面向世界,视野宏阔,广揽博取,自成一家,他的著作才最终成为80年代文化的标志。
文中随处可见的漂亮文字——有你耳熟能详的,也有初次相识的,时刻令书中飘闪出唯美和抒情的光泽。作者的创新意识值得我们学习,在总结青铜文化及青铜的造型、图案时,他创新地总结了一个词——“狞厉的美”,青铜器的夔纹、饕餮纹都触及一种恐吓、一种威严,与我们日常体会到的那种优美不是一回事,以“狞厉的美”来形容,时至今日看来依旧是非常恰当。
“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影响经济生活的前进发展。每个时代都应当有每个时代的“新作”,我们要不断以感性滋养自己,积蓄沉淀、守正创新,以“指向未来”的态度去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中和意识中的美,避免走向一种“博学的无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