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照市东港区检察院下设四个派驻检察室,设在农家门口的检察室在山野大地上扎住根,在基层群众心中结出果。
就地解决群众诉求的“连心桥”
派驻基层检察室是检察系统延伸法律监督触角、打造基层服务平台的新探索。如何利用好这座“连心桥”,联络检察院与百姓的感情?
检察室的李主任在走访石盘村时,了解到村民孙某因多年吃不上自来水而上访,并且与邻居经常发生纠纷。检察室多方协调村委党委、司法所等人员进行说理,并请相关部门现场勘查,最终,孙某吃水问题解决了,邻里关系也好了。
2014年9月的一天,河山检察室收到徐某的一封求助信,反映其父亲于20年前涉嫌职务犯罪被免于刑事处罚,但收缴的1万余元现金没有退还。检察室迅速与控申科工作人员到村了解实情,发现情况并不属实,但徐某父亲体弱多病,常年治疗致使生活困难,工作人员对徐某释法说理后,多方协调为其争取了部分救助金。
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检察室工作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派驻检察室与8个业务科室对接,探索电话接访、巡回走访、监督回访等形式,深入开展“五进两服务大走访”、“党群双直通”、“三联三访”等活动,主动走访农户、村居320余次,解答村务管理及法律咨询186件次,切实构建了检察工作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预防基层干部腐败的“屏蔽仪”
正逢东港区基层“两委”成员换届季,河山检察室辖区的200余名新任机关干部和“两委”班子成员迎来“新官上任第一课”。课堂上,一例例反面典型、一句句忏悔至深的话语、一张张廉政公益图片,让他们锤炼了党性,洗礼了灵魂。
“现在警示教育宣讲团成员为基层干部送廉洁,基本实现辖区全覆盖、预防教育常态化。换届结束后,给他们上廉政课,就是提前打‘预防针’”。一名刚作完一场报告的宣讲团成员感触地说。
落座在南湖辖区的日照机场建设项目是计划总投资13.4亿元、占地3200亩的重大惠民项目,怎样立足检察室职能,切实保证工程高效、干部清廉呢?南湖检察室的杨主任动了一番脑筋。借力预防科配合,采取“工程建设与预防腐败同步进行”的策略,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全过程和各环节。2014年9月,派驻南湖检察室配合预防科实地到工程基地排查廉政风险,并与机场建设主管部门、南湖镇党委会签《关于在日照机场项目建设中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了廉洁共建进程;在工程施工地醒目处张贴原创廉政海报、廉政宣传画等50份,将硬性的制度化约束与柔性的软环境创建有机结合,力图实现预防犯罪效果最大化。
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播种机”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是宪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2014年12月4日一大早,金阳社区的居民就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法律大餐”,派驻检察室“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正进行地如火如荼:有的咨询缓刑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有的认真翻看现场发放的《宪法》小册子,有的和工作人员聊起了时下的养老金改革话题……现场的干警忙得很,他们认为,普法工作绝不是一天的事儿,接下来,检察室将重点搜集惠农方面的政策法规,进农村展开乡村普法工作。
针对校园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也是检察室参与平安东港建设的职能工作之一。为进一步凸显宣传效果,检察室联手未检科打出“组合拳”,由13名业务骨干成立的“青春护航”法制宣讲团,开展“检校共建”活动,面向检察室辖区内的大中小学校举办法制讲座,到日照市实验三小、实验四小等9所学校,对学生们进行了法制安全教育,受教育人数达20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