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护民生 | 东港检察:“司法救助+”模式做实司法为民
近年来,东港区检察院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以打造“冬晴暖心”为民办实事品牌为抓手,探索“司法救助+”模式,不断提高国家司法救助主动性、精准性、立体性,构建多元化协同救助体系。去年以来,共救助112人次,发放救助金126万元。
 司法救助+数字检察构建司法救助全院“一盘棋”格局
实施“温情·东检”暖心惠民工程,建立司法救助信息共享、线索筛查与移送工作机制,构建控申部门牵头,其他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院救助大格局。
积极运用大数据手段,研发司法救助大数据模型,建立低保、残疾等困难群体数据池,与检察机关在办案件受害人信息比对,拓宽司法救助线索发现渠道,定期筛查、自行发现、主动作为,切实做到应救尽救。
建立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常设专门接待窗口,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第一时间启动救助工作程序,优先办理,实现主动告知救助权利、主动协助备齐材料、主动调查核实情况和从快审查、从快审批、从快发放,及时解决救助申请人“燃眉之急”。
 司法救助+慈善基金探索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
积极向党委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专题汇报司法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资金保障不足等问题,争取财政部门将司法救助工作列为重大为民办实事项目。
建立“检察+慈善”救助模式,加大司法救助政策宣传,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捐助资金,引入多元化社会力量助力司法救助工作,在公益力量和涉案家庭之间搭建起爱的“检察连心桥”。去年以来获得企业捐助资金10万元,有效弥补了救助资金缺口。
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建立横向联动推动救助协作
与东港区乡村振兴局、民政局、妇联、残联等六部门会签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配合,建立联席会议、线索互移、共同救助机制,实现法律援助、经济救助、就业协助、教育资助等“1+N”全方位救助格局,共同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实施“温暖她”工程,与妇联会签《关于建立妇女权益保障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实现“她”权益保护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衔接配合。去年以来救助涉案困难妇女58名,救助金额72.8万元;救助农村享受低保待遇人员21人,发放救助金25.5万元。
司法救助+爱心帮扶精心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打造“东检·心禾”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开展针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专项救助,在精准救助同时,实现对受侵害未成年人全面心理疏导干预。争取妇联、教育部门、村居社区的支持配合,建立司法保护、精神关护、物质帮扶全方位救助机制,共同解决困境未成年人的实际问题。发动全院干警爱心捐款,结对帮扶了辖区多名困难留守儿童,通过干警定期走访帮扶,及时为孩子们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实际困难,防止因缺少父母关爱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切实承担起关爱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
|